产业蓬勃正当时。贵州得宝是贵州刺梨企业中的一位“新生儿”,而张文凯则是农业发展中的一名“新农人”,他正在乡村产业振兴的“交响乐”中,尽情地“填词谱曲”,逐梦乡野,唱响“新农经”,赋能刺梨产业新活力。

1个小时,1条生产线能实现多大产能?贵州得宝给出的答案是:压榨鲜果20万吨,生产3万瓶金刺梨饮品。这一数据背后,是企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2022年8月,贵州得宝投入1.2亿建设“得宝果蔬产研中心(一期)”,建成1、2、3号厂房和一座研究中心大楼。“自2023年正式投产以来,我们相继研发出30多个刺梨产品。如今,公司的3个厂房、5条生产线一直保持紧张有序的生产状态。”张文凯介绍。穿梭在贵州得宝的生产车间,能够真切感受到“智造”的强力脉动。“我们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与中科院、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突破原有工艺技术,让金刺梨产品风味更原始、营养价值得到最大限度保留。”张文凯坦言,产品研发是第一位,只有好的产品才能闯出一条新赛道,企业才能长久地站稳脚。近期,贵州得宝又与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贵州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签订了贵州省刺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共建协议,这将进一步加大刺梨种质选育、功效及健康产品、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等研发工作,为刺梨产业输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建基地、做研发、抓生产、带农户……贵州得宝通过“公司+科研单位+产品生产线+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品附加值,积极打造刺梨种、研、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助力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刺梨”非“梨”,蝶变出“果”界“新宠”。如今,在张文凯的带领下,贵州得宝已成功研发出“α-亚麻酸-金刺梨”微乳、“得宝金刺梨纯”降尿酸口服液、“金橄康”生津润喉口服液等产品,拥有“八度得宝”“金橄康”“微醺小王子”“得宝酷”等注册商标和专利,助力刺梨“小野果”成功“破圈”畅销全球。“目前,公司已相继和新西兰、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正针对国外市场特点进行产品调整,为开拓海外市场做好准备。”张文凯说,“今年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建成金刺梨精深加工及冷链储存等,预计投产后年总产值7亿-10亿,解决200余人直接就业,间接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有了贵州得宝的大力支持与合作,我们有信心将小刺梨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2023年,贵州得宝与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友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宫镇新田村签订了金刺梨种植基地和金刺梨鲜果购销合作合同,该合作社负责人王传友激动万分,“新田村金刺梨就找到了‘好婆家’,村民的致富梦就要实现了。”